新华社上海2月25日电(记者何新荣、王默玲)自去年12月在上海投产以来,世界上首条35公里级超导电缆示范项目已安全运行两个多月。产业链相关单位正在申请5公里级超导电缆项目,进一步推动新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35位于上海市徐汇区的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示范工程1.2公里是国内电网在中国头次建设的超导输电项目。超导输电的原理是利用超导材料的超导特性,使电力传输介质接近零电阻,电能传输损耗接近零,实现低压等级的大容量输电。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崇祺在最近举行的第二届长三角超导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超导电缆具有载流量大、体积小的优点,为城市电网改造和狭窄空间电力扩张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
根据论坛发布的第三方机构核实数据,1.2与传统电缆相比,公里超导电缆示范工程实现了14%的减排效果,节省了70%的地下管廊空间。
高科技成果只有产业化高科技成果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长三角超导产业链联盟主席唐亮表示,联盟围绕超导电缆产品制定了近20个系列标准,正在领导超导带材料试验的国内标准和超导电缆的行业标准。
同时,长三角超导产业链联盟也在积极申请上海中心城区和五个新城5公里超导电缆项目的批准。当超导电缆长度达到5公里时,与传统电缆相比,减排效果可达27%。如果超导输电技术应用于钢铁企业,减排效果会更加明显。唐亮说。
新材料,包括超导材料,是上海十四五期间推广的六大着重产业之一。目前,上海正在不断拓着重领域的超导应用,开辟从研发到应用、转型的最后一公里。